主城区“缓堵保畅”监测周报
2018年第35期
(2018.8.27~2018.9.2)
【每周概述】1.临近开学,当周主城区道路运行较上周变差。2.当周再开通小龙坎-杨家坪、重庆西站—西南医院公交优先道,运行一周效果良好。目前已开通的5条公交优先道地面公交车速均得到显著提升,对社会车辆影响好坏不一。
一、道路监测运行
(一)工作日总体运行
主城区: 本周早高峰小时[1]为7:40-8:40,晚高峰小时为17:45-18:45。早、晚高峰道路运行均处于缓行状态。早高峰车速25.2km/h,较上周降低1.1km/h;晚高峰车速24.2km/h,较上周降低1.1km/h;
内环以内: 早、晚高峰道路运行均处于轻度拥堵状态。早高峰车速20.1km/h,较上周降低0.2km/h;晚高峰车速19.9km/h,较上周降低0.7km/h。
(二)节假日总体运行
周六高峰小时[2]为9:25-10:25,周日高峰小时为17:45-18:45。
主城区全日高峰车速29.0km/h,道路运行处于缓行状
态,较上周降低0.1km/h。
二、公交优先道监测
(一)小龙坎-杨家坪公交优先道
8月27日,沙坪坝小龙坎至杨家坪公交优先道正式开通,该段全长8.2km,全程公交停靠港湾(站)30处,途经线路45条,公交车1156辆[7]。应用“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”监测公交优先道当周工作日与开通前(2018年6月)一周工作日高峰小时(早高峰为7:30-8:30、晚高峰为17:30-18:30)的交通运行状况,对比如下:
一是地面公交平均车速明显提升。地面公交早高峰平均车速16.5km/h,升高5.8km/h,晚高峰平均车速18.3km/h,升高6.5km/h。
二是社会车辆往杨家坪方向变好,往小龙坎方向变差。社会车辆往杨家坪方向早晚高峰平均车速21.8km/h,升高3.4km/h,往小龙坎方向早晚高峰平均车速16.0km/h,降低3.2km/h。
(二)重庆西站-西南医院公交优先道
8月27日,江北大石坝至红旗河沟西公交优先道正式开通,该段全长4.3km,全程公交停靠港湾(站)17处,途经线路25条,公交车530辆[7]。监测公交优先道当周工作日与开通前(2018年6月)一周工作日高峰小时(早高峰为7:30-8:30、晚高峰为17:30-18:30)的交通运行状况,对比如下:
一是地面公交平均车速明显提升。地面公交早高峰平均车速15.1km/h,升高4.3km/h,晚高峰平均车速18.6km/h,升高5.8km/h。
二是社会车辆早高峰变好,晚高峰基本稳定。社会车辆早高峰平均车速19.4km/h,升高1.4km/h,晚高峰平均车速19.7km/h,保持稳定。
(三)渝鲁立交-炒油场公交优先道
监测公交优先道当周工作日与上周工作日高峰小时(早高峰为7:30-8:30、晚高峰为17:30-18:30)的交通运行状况,对比如下:
一是地面公交运行继续向好。地面公交早高峰平均车速20.4km/h,升高1.1km/h,晚高峰平均车速21.4km/h,升高1.5km/h。
二是社会车辆早、晚高峰运行略有变差。社会车辆早高峰平均车速20.2km/h,降低0.7km/h,晚高峰平均车速22.6km/h,降低1.5km/h。
(四)大石坝立交-红旗河沟西公交优先道
监测公交优先道当周工作日与上周工作日高峰小时(早高峰为7:30-8:30、晚高峰为17:30-18:30)的交通运行状况,对比如下:
一是地面公交运行继续向好。地面公交早高峰平均车速15.9km/h,升高1.0km/h,晚高峰平均车速16.7km/h,升高2.7km/h。
二是社会车辆运行早高峰变好、晚高峰变差。社会车辆早高峰平均车速22.8km/h,升高2.8km/h,晚高峰平均车速13.1km/h,降低1.7km/h。
【说明】
[1] 早、晚高峰小时:当周各工作日早、晚交通运行分别相对最拥堵的一个小时为当周早、晚高峰小时。
[2] 节假日高峰小时:全天相对最拥堵的一个小时,节假日相应指标按照该高峰小时计算。
[3] 道路运行状态:根据统计对象所在时间段的道路运行指数确定道路运行状
态,共分为六个等级:畅通,基本畅通,缓行,轻度拥堵,中度拥堵,严重拥堵。